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健康小百科 忽然耳鳴 小心突發性耳聾


健康小百科 忽然耳鳴 小心突發性耳聾  
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政佑《2004-11-22

林政佑(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有位二十歲大學生早上剛起床要去上課時,發現右耳突然出現嗡嗡聲,且右耳聽不到手機裡對方的聲音,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耳鼻喉局部檢查、聽力學與神經學檢查之後,初步診斷為右側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在醫學上的定義是在3天之內發作,至少有3個連續音頻受損,聽力損失超過30分貝的感音性聽力障礙。它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耳部疾病,通常只發生在一耳,發病年齡從二十多歲到七八十歲都有,好發季節通常是秋冬時分。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關鍵在於接受治療時間早晚,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以發病後一周內就立即接受治療的患者,有較大的機會可以使聽力回復,俗稱「治療黃金時間」。
為了讓病患能夠在生理上充分休息與精神上壓力放鬆,建議患者最好是住院治療。目前最常被用來治療且被認為最有效的藥物為類固醇,此外也會給予血漿容積擴張劑與抗凝血劑,增加內耳血液循環,有利於聽覺神經細胞的活化,同時在住院期間會定期追蹤患者聽力,整個住院療程約需一周。
突發性耳聾雖然也有不經過治療而自動痊癒的情形,不過,大部分的突發性耳聾病患,其預後可以粗略分成三種類型,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其聽力會回復,三分之一沒有改善,其餘三分之一會持續惡化。導致預後較差的可能因素包括延遲接受治療、合併暈眩症狀、老年人與嚴重聽力損失等。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一項急診病症,容易在秋冬季節發生,因此當自覺聽力原本是正常的,突然間出現耳鳴,甚至聽不到聲音時,千萬不可輕忽,必須提高警覺性,趕緊找耳鼻喉科醫師做檢查,一旦確定診斷之後,立即住院接受積極的治療與充分休息,才能提高聽力改善或恢復的機會。

(本專欄與中廣新聞網合作於今日同步播出)
(本文同步發表於: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