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潮流不斷開放,許多時髦的男女性朋友們愛在身上刺青、打洞,彰顯個人風格,尤其是在耳朵上打洞、穿環,不僅可以吸引他人目光,博取朋友認同,更象徵自己是新人類一族。因此,近幾年來刺青、身體打洞的人數不斷增加,年齡層也是一直下降。
從醫學的觀點而論,不當的耳朵穿洞,加上術後缺乏正確的醫療諮詢管道,很可能引發多種耳朵併發症,在醫院門診常碰到的例子包括:穿洞不對稱,引起洞口歪斜疼痛;傷口感染、紅腫;耳垂穿洞位置過偏,耳環易撕裂耳部皮膚;耳垂疤痕過度增生,引起蟹足腫,影響顏面外觀;甚至藉由血液傳染B型肝炎、C型肝炎、猛爆性肝炎、梅毒、愛滋病等等,遺憾終生。
傷口處理不慎造成感染、紅腫、及疤痕增生
回顧近幾年國內相關的醫學報導,造成上述併發症的個案一再重複出現,平均每年3 - 4例,對從事專業醫療的我們來說,這些悲劇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發生的,但是相關衛生主管機關並沒有特別留意,而且國內也沒有明確的醫療規範,何種場所合適做「身體打洞」,何種人可以做這類的侵入性行為。反觀對岸大陸的衛生部,為了防範AIDS隨著刺青、身體穿洞的流行而日漸蔓延,已經自2002年5月1日開始實施「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穿耳洞、紋眉、割雙眼皮、吸脂等美容手術項目只能由美容醫療機構才可以進行”。
為了清楚瞭解目前國內愛美人士第一次打耳洞的地方,我們實地探訪各大夜市,許多路邊攤標榜「無菌」打洞,販賣「正」18K金的耳飾,購買耳飾者一律免費代客穿洞,但是我們發現部分攤販的工作檯髒亂不堪,打洞器具沒有事先高溫消毒,操作過程也沒有保持無菌,徒手幫顧客穿耳洞,至於耳飾的成分也無法獲得商家的品質保證,消費者只能靠「經驗」,選擇貨真價實的漂亮耳環。
一般穿耳洞的常用方法包括:
穿洞針 彈簧槍
(一)穿洞針手穿:將耳垂搓揉至紅熱後,直接將針穿過耳朵皮膚打洞。因為未用麻醉藥,扭轉穿刺過程既久且痛;此外,有些地方幫人打洞,並不需購買穿洞針,每個人都用同一支針,如此容易有衛生及感染的問題。
(二)彈簧槍打洞:將耳朵揉麻,再把磨成尖狀的耳針放在打洞槍上,直接打在穿洞部位。因為彈簧槍會妨礙手術者的視野,打洞過程無法保證精確瞄準預備穿耳環的位置;而且根據過去文獻發現,若打洞槍的彈力過大,易導致耳環嵌入耳垂肉裡面。
相較於前述的傳統硬針穿刺方法,它們有引起流血、癒合較慢、傷口感染、經血液傳染疾病等危險性,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提供一項創新的雷射穿耳洞服務,雷射它具有下列多項優點:
第一:雷射光點小,可以精確瞄準預備打的耳洞位置。第二:不直接接觸穿洞傷口,防止器械傳染愛滋病。
第三:減少出血與局部感染機會。
第四:改善傷口癒合速度,減少手術後疼痛。
雷射光點小可精確瞄準耳洞位置 CO2雷射機
同時市立醫院提供專業醫療人員的服務品質保證,術前使用麻醉藥,手術過程注重安全衛生,器具與耳針皆受過消毒殺菌處理,「雷射穿耳洞」是一個可以讓您美麗又安心的最佳選擇。
對於曾經穿過耳洞,但是管徑彎曲或是管徑已完全密合的人,若想再穿耳洞的話,更應優先考慮雷射光束,因為雷射光點小,可以精確瞄準原先的耳洞位置,所以耳垂前面外觀仍可以保持唯一的耳洞入口,而且與傳統硬針穿洞方法做比較,雷射光束穿透的管徑不會彎曲,也較不會再密合。
另外,我們發現市售部份低價耳環,常讓一些新穿耳洞者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對愛美人士耳朵的傷害極大。根據銀樓師傅的說法,為求節省成本,有些地下工廠將耳環內的鎳金屬比例提高,但是對消費者謊稱是高純度的貴金屬耳環,所謂「黑心耳環」。醫學文獻已證實鎳元素是金屬過敏的最主要凶手,歐美國家曾經統計,有6% - 33%的民眾有鎳敏感性體質。比較不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的耳環材質包括:白金、純金、14度以上的K金、純銀、不鏽鋼等材質,但臨床上,我們還是發現有些病患,雖然配戴上述高價位耳環,她們仍然有發癢、紅腫等接觸性皮膚炎症狀。
為了找到最不會引起國人皮膚過敏、重量又輕、成本又低的耳環材質,市醫研究團隊實際尋訪飾品師傅,了解耳環製作過程,發現耳環組合的焊接、電鍍材料,內含鎳元素與氰化物,這些都是引起耳垂紅腫、發炎、潰爛的可疑兇手。經過我們團隊不斷研發與試驗,克服上述瓶頸,終於找到最不易引起皮膚過敏的材質,它是採純銀、無電鍍、無焊點,一體成形之耳針,銀屬於重量輕、成本低的貴金屬,不易對新穿的耳洞傷口產生傷害,是新穿耳洞的最佳耳環材質。
雖然說『愛美不怕流鼻水』,但是希望消費者對穿耳洞的認識應該著重在安全衛生方面,減低併發症的發生,絕對不要為了愛美,反而賠上了健康,畢竟把耳垂打爛了,妳的那些漂亮耳環,要掛在哪裡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