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區域性醫療合作」可以有效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檢


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 林政佑醫師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 吳俊良醫師

依據統計,約有千分之1~2的新生兒患有雙側重度先天性聽力障礙,輕度或單耳聽力障礙也有千分之3~4,是新生兒最常見的先天性異常疾病之一。研究指出,具有輕、中度聽障之嬰兒,若能在6個月大前予以診斷與治療,其將來可以達到較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因此為了減低這些幼童將來在語言及學習發展方面的障礙,唯有全面性實施新生兒聽力篩檢,才能真正達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

台灣新生兒聽力篩檢計畫始自1998年,由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與台北馬偕醫院首先推廣,受檢對象是醫院出生的新生兒。為了讓南台灣更多縣市的新生兒也能享受到聽力篩檢的醫療服務,以提高國內新生兒聽力篩檢的普及率,自2000年起,台南地區也開始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檢,但因南台灣的特有就醫文化,高比例的新生兒是在婦產科診所出生,故以診所出生的嬰兒為受檢對象,並由成大醫學中心提供篩檢儀器與技術人員,使用耳聲傳射(OAE)實施聽力篩檢,確實依據系統化流程進行篩檢、追蹤及個案資料管理,另外也定期開會檢討篩檢效能,以掌握執行新生兒聽力篩檢時的實際情況與服務品質,經過2年推廣且高達6成的新生兒接受篩檢。

目前南台灣6大縣市總共有35處新生兒聽力篩檢初篩單位,其中包括32家婦產科診所與3家區域醫院。以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的新生兒聽篩為例,由醫院定期派專員攜帶篩檢儀器至合作婦產診所進行新生兒聽篩,服務還包括滿月複篩未通過之個案,再轉介回台南市立醫院或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作進一步的聽力確診、追蹤,並且都在出生後1~2個月轉介像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的早期療育單位,作後續的聽能評估與復健。

未來期待有更多國內衛生行政單位能協助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檢,促使更多地區與區域醫院提供聽篩服務,讓更多基層醫療院所加入新生兒聽力篩檢的行列,協助服務更多的聽損兒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