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09/02 17:35
一般人打鼾會先想到耳鼻喉科求診,不過成大口腔醫學副教授黃振勳表示,近來有病患接受「牙科止鼾睡眠裝置」治療後,明顯改善睡眠品質及打鼾現象,改善率約有七成以上。
睡眠呼吸障礙是成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的症狀為打鼾,嚴重者會發展成呼吸抑制或終止;成大口腔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黃振勳指出,罹患睡眠呼吸障礙者的呼吸道較正常人狹窄,白天清醒時,咽喉部肌肉收縮,使呼吸道保持暢通開放;但是夜間睡眠時,肌肉鬆弛,因此呼吸道變狹窄,當氣流通過會引起懸雍垂及軟顎震動,於是引起打鼾聲音,嚴重時甚至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
國內曾經做過相關調查,我國四十歲以上的打鼾人口盛行率是43.48%,其中男性51.69%、女性35.52%,通常下巴後縮者較易有打呼問題,黃醫師指出,目前對於睡眠障礙治療通常會施以呼吸器、或耳鼻喉科手術,最新式治療法則是牙科止鼾裝置;優點是可以自由張口,將下巴向前引導,病患不會感到不舒服;副作用是唾液多、關節及牙齦不適,同時可能改變牙齒咬合。
但如果是中樞型睡眠患者、有顳顎關節障礙者、或是鼻腔阻塞及扁桃腺增生者則不適合裝置。
他表示,成大醫院日前有一名患者接受牙科止鼾睡眠裝置,病患配戴一個半月後,病情明顯改善。目前有健保給付,而且保養簡單,是值得打呼者考慮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