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我兒為何老是張口呼吸?談鼻咽腺樣體肥大


(文章摘錄自”自我診療耳鼻喉”)
常常有家長來門診抱怨小孩子老是用口呼吸,晚上睡眠更嚴重,打鼾、呼吸中斷、睡姿調整頻繁、熟睡時間不長,仔細推問白天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好動現象,有些有愛打瞌睡情形,吃藥效果一般不好,家長也是心疼不已。其實大多數病例皆是鼻咽腺樣體肥大的問題,這時家長又有問題了,到底何謂鼻咽腺樣體肥大?它到底是何方神聖,造成小朋友極大的不適?

首先大家應該對扁桃腺不感到陌生,有時去看病,醫生會說你得了扁桃體炎,它是一群淋巴組織群集在口咽與鼻咽之特定部位,形成一個環形防禦系統,醫學稱為「魏氏扁桃體環」。其中包含了我們最熟悉的「?扁桃體」,它位於口腔進入口咽部之兩側;第二個就是「腺樣增殖體」,它為於鼻腔最深之鼻咽部,因位置隱密,故一般人對其很陌生,但它位於鼻、耳、咽交接處,故其病變常會影響廣泛;第三個則是位於舌根部之「舌扁桃體」,其他還有分佈於口咽後壁及鼻咽周圍之小淋巴顆粒。

基本上來說,這扁桃體及腺樣體於胚胎發育三個月時就出現。於剛出生時腺樣體就佔了鼻咽腔部份空間,漸漸的它們會因免疫上之刺激而肥大起來,於三到五歲間達到高峰,然後漸漸的變小萎縮,到青春期就幾乎消失,談到這你是否對腺樣增殖體有了近一步的認識,就因為其位置之重要,故一旦它發生了感染、腫大增生,問題就來了。

因它位於鼻咽部,若它本身肥大或發炎腫脹,則會造成嚴重鼻塞,病人需張口呼吸、打鼾、睡眠不安穩、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以致睡眠時血氧濃度低而二氧化碳濃度高,長期智能受到影響;上排門牙突出、閉鎖性鼻音,若長期影響病人則會有食慾不振、影響吃奶或餵食(特別是嬰幼兒)、生長發育遲緩,這種病人其臉部鼻翼內縮以及鼻唇溝不明顯且持續張口呼吸,我們稱其為「腺樣臉」(Adenoid Face);另外因腺樣體肥大使得耳咽管阻塞,造成了反覆性急性中耳炎,再來中耳積水形成,嚴重影響聽力,有時藥物治療不易,甚至需放置中耳通氣管,否則小孩之學習能力就變差;還是就是會影響鼻翼之引流而造成慢性副鼻竇炎。

我們應如何確定腺樣增殖體是否肥大?最好是能用後鼻鏡或鼻咽內視鏡檢查,不過因小朋友不易配合,故有另一變通的辦法,只要照一張頭側位X光就可窺知一二。其實大多數小朋友都有合併?扁桃體肥大,而且?扁桃體很好確認,以致一般人皆忽略了腺樣增殖體肥大的狀況。倘若有以下情形則應考慮做腺樣增殖體切除手術,大多數也應合併顎扁桃體切除:
1.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2.造成中耳反覆積水發炎。
3.嚴重鼻塞、反覆性鼻竇炎、張口呼吸、打鼾等。
至於幾歲以後適合做腺樣增殖體切除或顎扁桃體切除?這是一個見人見智的問題,基本上來說,如果評估及造成併發症是一定非手術切除才可解決,則在三至四歲以上就可做腺樣體切除及顎扁桃體切除手術。目前手術的方法已從傳統的切除刀進步到內視鏡微型吸絞器,可精準的切除肥厚組織並且不傷及正常組織。

張口呼吸是小朋友常見的症狀,除了鼻咽腺樣體肥大外,還需考慮後鼻孔閉鎖、鼻咽其他腫瘤、鼻異物、鼻炎或鼻竇炎、牙齒咬合等問題,若只是偶爾如此倒無大礙,但長期如此則需做進一步檢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