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聽力障礙是銀髮族經常遇到的困擾,根據國內相關研究顯示,南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中,約有五成左右有不同程度聽障問題,而七十歲以上老人,聽障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林政佑表示,老人聽力退化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也會影響社交生活,有聽覺困擾的朋友最好儘快就醫。
林政佑醫師表示,造成聽力老化的原因,除了內耳的聽覺神經及感音細胞退化的因素之外,也可能是年輕時期受工作傷害、長期暴露在噪音中、藥物傷害或疾病等因素所導致。臨床上常見的抱怨包括,當背景環境有噪音吵雜聲出現時,可以聽得到對方的講話聲,但是聽不清楚或是無法了解其意義;電視音量開得大聲、說話像吵架,與他人溝通出現障礙,影響社交關係,自我封閉;有時燒開水聽不見鳴笛聲、走在馬路上聽不見喇叭聲,使得日常生活陷入危險。
雖然「聽不見」造成他們種種不方便,但是許多老年人常因為行動不便或病識感不高,鮮少主動就醫檢查,導致聽力持續退化、聽覺記憶及理解能力的減退,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也會對周遭的親友造成影響與不便。
想要保有更好的老年生活品質、維持日常生活中對許多警訊,如汽車喇叭、警鈴等的辨識力,最好的方式即應及早進行聽力矯正,選配符合聽力損失程度的助聽輔具。
林政佑醫師指出,有聽覺困擾現象的民眾,應到擁有標準聽力檢查室的醫院,由聽力師測試完整的聽力檢查;透過耳鼻喉科醫師的專業醫療判斷與諮詢服務,挑選合適的助聽器類型;並且向有信譽、負責任的儀器廠商購買助聽器,接受後續的追蹤、聽能復健。
只要具備正確的助聽器選配觀念,挑選合宜的個人化助聽器,以及一股改善聽力的強烈動機,相信銀髮族必能有效克服聽力老化,享受更好的聽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