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吃飯請小心異物,當心禍從口入


吃飯請小心異物,當心禍從口入  
台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政佑《2005-08-16
   
被魚刺哽到是每個人從小到大多少都有的經驗,只是大部分的時候都可以很幸運的藉由食物將魚刺帶到食道而順利排出,就只有少部分魚刺太大或插的太深,必須請醫師幫忙夾出。魚刺哽到在大人和小朋友好發的位置又不一樣。小朋友由於扁桃腺較大,所以大部分都是卡在扁桃腺,有少部分會在舌根處。大人魚刺的位置就較多樣化,大部分在扁桃腺、舌根處,少部分在下咽部。

這些位置的魚刺,若病人咽喉反射不是太強,醫師大多都可以順利於門診或急診夾出。若是運氣較不好,魚刺卡在食道,就必須照X光確定位置,然後在全身麻醉下用硬式的食道鏡取出。若食道魚刺不是太大或插得太深,也可請胃腸科醫師在局部麻醉下藉由軟式食道內視鏡取出。運氣最差的情況是魚刺卡在聲門或是氣管內,此時一樣要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用硬式喉頭鏡或氣管鏡取出。口咽及下咽部的魚刺,只要拔除後,少有併發症產生。但是食道魚刺就要特別注意了,因為有時魚刺插的過深造會成食道穿孔,若有此種情形需給予預防性抗生素並禁食1-2天。偶爾可見因食道穿孔或是魚刺戳破食道進到頸部去,而造成咽後膿瘍或深頸部感染需要開刀切開引流,是故不可掉以輕心。食道異物除了魚刺外,常見的還有魚骨頭、雞鴨骨頭、老人的假牙、銅板硬幣、水銀電池、未咬碎的果子或肉塊等等。

魚刺哽到或食道異物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吃飯時要專心並細嚼慢嚥,不要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就可避免。家裡若有小朋友,銅板硬幣、水銀電池一定要放在小朋友拿不到地方。意識不清的老人不要帶假牙。若真的該注意的都注意了還是哽到魚刺的話,千萬不要用手挖或是喝醋,也不可以大口吞飯,試圖硬把魚刺推入胃中。

民間常流行飲用醋來治療,說是醋可以軟化魚刺。醋若是酸到可軟化魚刺的話,豈不和喝鹽酸一樣;而且即使是鹽酸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軟化魚刺,加上食道、喉道的黏膜若遇到強酸的刺激會水腫、潰瘍,有可能阻塞氣管的開口,引起窒息或是化學性灼傷及發炎。雖然所有醫生一再強調絕不可以喝醋來治療食道魚刺,但是偶而還是可見心存僥倖相信偏方,因而身受其害的病例。

正確處理方式是盡快找醫師處理,以免產生不必要的併發症。若確定小朋友有誤食異物,尤其是水銀電池,必須趕緊帶到大醫院去照X光,確定位置後趕緊取出,否則時間久了會造成腐蝕性食道炎等較嚴重的併發症。

如果醫師檢查仍沒有發現異物時,怎麼辦?
一、 有可能魚刺或異物,已吞入胃中或是已隨著嘔吐物掉出來,只是造成咽喉消化道表層黏膜的腐蝕傷害而已。
二、 也有可能是異物太細小,或是插入食道表皮太深,導致臨床上無法明顯看到。
三、 所以建議病患回家後只能吃流質食物(牛奶、果汁、豆漿、粥湯),嚴禁吃硬質食物(白飯、肉類、麵包),因為硬質食物可能加重對黏膜傷口的傷害,或是使異物更插入食道壁內。雖然肚子會很餓,但為了防止食道穿孔的悲劇發生,請病患要多忍耐,採一日多餐方式。
四、 回家觀察期間,醫師只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絕沒有開立止痛退燒藥,因此回家後三天之內,若出現發燒、喉嚨疼痛、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胸部悶痛等狀況,代表確實有食道異物,而且已出現感染化膿的徵兆,應立即回醫院就診。
五、 若超過三天之後,不適症狀逐漸改善,表示這次應該只是食道黏膜出現傷害而已,所以第四天之後可以開始嘗試吃軟流質食物,大約1-2週之後,就可以「解除警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